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 当地旅游 > 旅游详情

武冈文庙 是祭祀孔子的地方,又名孔圣庙

来源:武冈网
发表时间:2019年07月08日
景区介绍

武冈文庙,又名孔圣庙,位于武冈渠水北岸,攀龙桥与让龙桥之间,始建于宋绍兴8年(公元1138年)历元,明、清财经修茸,愈修愈善,第一组建筑群,由泮池、戟门、成殿、左右斋廊,尊经阁等构成,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。庙前有石狮一对,立有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石碑,内有大成宝殿,是祭祀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的地方,红砖黄瓦,雕梁画栋,金碧辉煌,殿前两株银杏(现存一株),为晋铁侃令武冈时亲手所植,几经雷击,依然屹立,现1990年被列为邵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文庙大成殿,原亦称学宫,夫子庙或圣庙,在武冈县城内南门街。《武冈州志•疆域志一》四页载:曰 学前街,自南门街西至小西门街,街之左滨渠水,街之右为学宫,中有双杏、学正署、训导署、明伦堂、魁星阁。州志《政绩略》亦载:(陶)侃明于形家言,令武冈时,考卜学宫基地,手植双杏••••今学宫是也,大成殿前庑檐下,有文字记载为清咸丰十一年(1861)辛酉岁丙申明月庚子日辰时修建迄今。大成殿为重檐屋顶,砖木结构,下檐开面三间,各间空扩4米,空高4米,庑周回廊,宽2 米,上檐退进一圈,面开棂窗,各檐花格浮出,呈弧形式至檐口,里间彩绘藻井,画珍禽异兽。下檐四角塑贴瓷龙头,上檐四角为龙尾。脊顶饰宝胡芦,两端塑雄狮一对。全殿覆置琉璃瓦金色映目,大成殿结构精美,庭宇雄伟。1923 1927年间,此殿为第一次大革命时期我县思思学校思思学校,创刊办人邓中宇烈士,校长欧阳东烈士。二烈士曾就读长沙湖南第一师范学校,为我县最早之中共党员,回武后传播马克思主义,开展秘密活动,创办思思工学社。思思,一词,取马克思、恩格斯之尾音。从古城墙宣风楼往南步行几分钟即到文庙。文庙处于攀龙桥与骧龙桥之间,背靠宣风楼,西邻武陵春色,南与济川回舟相邻,东与法相洞天仅隔一公里。明清对儒家文化的推崇,带来了文庙的鼎盛。后来屡加修葺,延续不断,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。现在的文庙是清道光十五年复修,保留了宋明以来许多建筑构件及宫殿式建筑风格,24幅天花藻井彩绘、柱础、五彩如意斗拱就是证明。柱础上的石刻、大成殿梁架以及重檐翘角的装饰,工艺精湛,蕴含着浓郁的地方传统文化。这种宫殿式古建筑,在湖南邵阳境内仅此一处,尤显珍贵。文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,又名孔圣庙,古时,经过者武官下马,文官下轿。至今,西侧门仍立有一块石碑官员人等至此下马。文庙的正门上镶的80颗门钉也是一种尊荣的象征。在当时,80颗门钉是帝王才能使用的。历史上,汉平帝封孔子为公爵,唐玄宗又升孔子为文宣王,宋真宗加谥为至圣文宣王,元成宗又谥其为大成至圣文宣王。祭拜文庙是有讲究的。除了状元,其余人无论官职大小,一律不能从正门进,只能走东西侧门。从正门进去是状如半月形的水池,池上是泮桥,俗称状元桥。武冈文庙在武冈的历史上,文庙凝聚着历史的厚重,置身文庙,就能立即感受到流传千年的人文精神。陶侃手植银杏文庙门口的双银杏树,据文献记载,是陶渊明的祖父陶侃亲手栽的。陶侃(公元259至334年)是西晋名臣,曾做官于武冈。经过1700多年的风风雨雨,那树还生机勃勃!2009年3月,武冈政府对那古树进行了保护修缮。文庙前有一棵蓊郁苍翠的银杏,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。这棵银杏本来在文庙内,由于文庙大门在改造工程中往内移了5米,银杏被隔在了围墙之外。银杏俗称白果树,本有两株,1965年7月,西向一株在狂风骤雨中遭遇雷击,从此无存,东向这一棵也在1979年4月遭遇不测,被大风吹折,所幸劫后余生,留下一枝,至今葱绿如故,生机盎然。古银杏是有来历的。相传某朝某代有个白公子金榜题名时,自报家门武冈人,住在文庙,却查无此人,不过文庙内从此便有了两株参天银杏。于是,朝廷赐白公子为金榜状元,也不再询问真正的金榜状元何故隐居,居住何方。白公子化身白果树的传说流传至今。其实据考证,这两棵银杏是西晋时期陶侃亲手所植。陶侃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祖父,在武冈当县令时,选定这里为学宫基址。后来受《庄子》孔子游乎缁帷之林,休坐乎杏坛之上的启发,在学宫内种植了两棵银杏。历代诗人对双银杏多有吟咏,以明末清初潘应星的《双杏歌》流传最广:泽宫泮上双银杏,半亩阴森门墀静。雨露纷披岁月深,云烟高拂干霄影。苍茫古翠荫群材,杳霭低光启殿迥。冠盖威仪肃汉宫,郁葱佳气通云岭。古银杏独特的历史人文价值和景观为文庙添上了精彩的一笔。